对话文旅达人@杨茜子 :放弃千万博主的标签,选择让一切从零开始

发布时间:2024-01-24 11:42:11 2024-01-24 11:42:11 阅读量:1260 作者:OST传媒

“哈哈,要问到这么古早的问题吗?”电话那头,@杨茜子 略带惊讶和笑意的语气传来。


这位曾经凭借美妆剧情类短视频收获1800多万粉丝的博主,在被问起过去的经历时,流露出了一丝腼腆。


从素人成长为头部创作者的达人,到放弃千万账号开拓新的领域,“我就说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柚子”“你好眼熟,我还以为是大博主,居然是新号。”熟悉@杨茜子 的老粉在刷到她的视频时,则展现了更多惊喜。

对话文旅达人@杨茜子 :放弃千万博主的标签,选择让一切从零开始第1张

2018年12月,@杨茜子 (“柚子cici酱”)在抖音上发布第一条作品。几年时间,通过最开始的变装、反转内容,到后来的“美妆+剧情”视频,@杨茜子 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短视频头部创作者。


2023年3月,@杨茜子 与OST传媒签约,开始专注做文旅赛道,已经持续发布了40多条科普传统文化、介绍不同城市人文风貌的短视频。推出的“少数民族变装”和“非遗传承系列”合集,累计播放量超过3000万,获得了超过100万的点赞。

对话文旅达人@杨茜子 :放弃千万博主的标签,选择让一切从零开始第2张

从短视频刚刚兴起的2018年,到现在的如日中天,在行业的5年多时间里,回顾@杨茜子 的职业生涯,和很多早期头部大号一样,经历过风口和高速涨粉,也体验过瓶颈和迷茫。如今在这条道路上,她放弃了千万博主的标签,选择让一切从零开始。


本期推文,我们对话了OST传媒文旅赛道的达人@杨茜子,与她聊了聊转型的这一年,以及对内容创作的思考。


一场奇遇:机缘巧合闯入短视频行业

谈起过去做美妆剧情类博主的经历,@杨茜子 把它比作是一场奇遇,“我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因为特别喜欢美妆,经常自己研究彩妆产品、妆面、穿搭,加上对内容创作很感兴趣,后来又赶上了短视频的风口,机缘巧合下也就进入了这个行业。”


彼时的@杨茜子 在抖音的账号名称还是“柚子cici酱”,2019年1月27日,她发布的一条面试变装视频火了,一时间点赞量超过243万,评论量超过2万。


借着这条爆款视频的热度,@杨茜子 又迅速发布了系列反转视频,在各种怼绿茶、为闺蜜出气、惩罚渣男的剧情中,逐渐树立了霸道总裁的形象。


追过热点话题,拍过剧情变装,尝试过小日常风格,建立过抖音IP矩阵,也做过直播带货,那个机缘巧合下闯入短视频行业的@杨茜子 ,在4年时间里,把平台上流行的内容形式都做了个遍,也靠风格明显的人设收获了千万粉丝。


既要出镜当演员,也要全程参与内容创作中,在团队里@杨茜子 是一颗扣子,也是一条线,要把每一个环节、不同人的工作串联起来,保证视频创作的每一道工序正常运转,才能不断更新产生新的内容。


一拍即合:千万博主“弃号”从零开始

从入行以来,@杨茜子 就一直在演绎冷酷霸气的职场御姐形象,时间久了,她被困于剧情世界带来的审美疲劳中:时长数10秒的短视频固然能通过一系列反转满足用户的爽点或者击中他们的痛点,但是看完之后,真正能留给大家的内容又有多少呢?


在花样整活,热点频出的社交媒体平台,红人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2-3年,那这份工作价值究竟在哪里?在时代环境的高速迭代运转中又将何去何从?@杨茜子 开始思考自己作为创作者的意义,也对自己生产的内容有了更多反思。


根据《2023抖音旅游行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抖音旅游兴趣用户数量从一年前的3.59亿增加到了4.07亿。人们对旅游相关需求的增加,也催生了旅游内容在各大平台的爆炸式增长。@杨茜子 与文旅的相遇正是源于这个趋势。

对话文旅达人@杨茜子 :放弃千万博主的标签,选择让一切从零开始第3张

“以前的我只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空间里面,忙于创作剧情类型的作品,但毕竟演绎出来的视频和现实还是存在反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走出去,拍一些在路上的东西。”@杨茜子 说到。


在国风日渐兴盛的当下,人们对非遗、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被点燃。汉语言文学出身,对人文历史有着兴趣的@杨茜子 萌生了换文旅赛道的想法,这与当时OST传媒筹备孵化的传统文化项目在理念上十分一致,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


在2022年,OST传媒就启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影像表达精品IP项目”,旨在孵化一批正能量的、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IP,为传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做贡献。已经孵化出@朱铁雄 @川剧男孩华华 @川剧传承人-吴菁菁 等多位传统文化达人。


@杨茜子 也想发挥自己作为网络达人的影响力,让更多人通过她的镜头看到祖国各地不同的人文习俗和自然风光。


“我很开心能够与OST传媒合作,去做自己真正发自内心想做的一些事情。”谈起促成自己转型的契机,她开朗的笑声和自然的语调给人以真诚的感觉。


@杨茜子 与运营团队人员沟通、交换意见之后,确定了新账号的内容方向,从零开启了文旅博主的养成之路。在工作中,@杨茜子 会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大家交流,共同打磨作品。


“她会参与内容的选题创作,后期剪辑时也会和我们沟通视频的呈现风格。”团队的编导和摄像把这个大她们几岁的达人视为“像姐姐一样”的存在。


一往无前:在路上用镜头记录人文

进军旅行博主的赛道,仅靠一腔孤勇是不足以让一个零粉丝的账号被更多人看到的。


当镜头转向了之前未曾触碰到的人文与自然,如何才能吸引更多受众?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团队一直在摸索中前进。


经过调研分析,创作团队决定用年轻人喜欢的VLOG叙事配合传统文化知识解说,记录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让人们在真实自然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发现华夏之美,领略自然人文的魅力。


在@杨茜子 的视频里,既有彝族、佤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写真大片,又有糖画、油纸伞、漆器、皮影戏等非遗传承手艺。


无论是身穿色彩夺目的苗族服饰,还是介绍油纸伞雅致天成的美学,第一视角的视频叙事融合变装玩法,许多用户看了之后,无一不被传统文化所惊艳到,或由衷地被非遗手艺所折服。

对话文旅达人@杨茜子 :放弃千万博主的标签,选择让一切从零开始第4张

为了拍“非遗传承”和“少数民族”系列,@杨茜子 和团队辗转新疆、云南、贵州、广西等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城市和乡村,发掘记录当地的人文风情。


“在路上看到的自然风景,其实都是有“保质期”的。而一些人文的东西,特别是非遗技艺等内容,如果没有人去记录和讲述,它是会消失的。”@杨茜子 说到。


拍摄“佤族”那一期视频前,@杨茜子 预先在网络上搜索了佤族的相关信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等带着异域风情的标签吸引着她,但到了目的地,却发现人们的居住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干栏式茅草房屋的佤寨建筑其实只是供游客打卡拍照的点,而当地人们并不居住在里面,大家住的寨子里大都是现代的平房或者楼房了。”


现实的人文风景与心中的预期存在出入,是为了流量拍一些猎奇的视频来迎合公众对佤族神秘的想象,还是顺其自然地拍下自己看到的佤族生活,@杨茜子 经历了一个晚上的内心挣扎,最后她还是决定“真实地记录所看到的人文风貌”。

对话文旅达人@杨茜子 :放弃千万博主的标签,选择让一切从零开始第5张

当时恰巧碰到了当地村民要举行孩子的满月酒,@杨茜子 觉得这是一个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机会,于是一行人驱车四个小时赶到了寨子里参加酒席,并拍到了当期视频的素材。


在饭桌上感受当地的酒文化,傍晚与村民一起“打歌”(围着篝火边跳边唱的娱乐方式),佤族人民的热情、奔放与淳朴通过@杨茜子 的镜头展现给了全国各地的用户。


那次融入村民们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的经历让@杨茜子 颇为触动,“因为没有在少数民族居住地生活的经历,在去之前,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只能通过散落在网络中的信息拼凑出一幅图景。但现实往往是我们在网上搜索到了一个 a 的答案,然后抱着 a 的答案去了,结果发现南辕北辙。”


她对于做文旅内容有了新的理解,也许与制造一些噱头吸引到更多流量相比,去记录那些小众的文化并不能立刻在信息流中激起太大的浪花,花费更多时间去验证网络上的信息也显得不那么具有“性价比”,但@杨茜子 认为,“我作为博主的力量虽然有限,如果有人看了我的视频愿意去了解它,那这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截止目前,@杨茜子 的账号粉丝数为8.7万,在曾经1800多万的粉丝数面前,这两组数字不在一个量级。做自媒体,避不开的一件事是流量焦虑,但对于现在的@杨茜子 而言,她的心态显得更加平和。


“之前做反转剧情展现出的矛盾冲突会很快收到粉丝和市场的反馈,但现在做文旅内容得不到那么快的效果,它更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我们慢下来去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过去的一年,对于@杨茜子 是开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全新体验,“转变到文旅博主这个角色时后,我真实地体会到了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看到了不同的风景,也被人们不同的生活理念所影响,我意识到,我要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