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阮(ruǎn)吗?阮——阮咸的简称,还有一意即直颈琵琶,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琵琶,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很多人并不熟悉这种乐器,@中阮可梦
作为阮演奏者希望通过在网络上的演奏,通过自媒体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并热爱这种传统民族乐器。 @中阮可梦
在8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古筝并考取了十级证书。有次比赛她遇到了伯乐,这位伯乐是一位评委老师,老师认可@中阮可梦
的专业水平、音乐天赋,问她是否愿意学习阮乐器。古筝与阮虽然都是弦乐器,但两者在手法等方面相去甚远,从未接触过阮的她只能自己努力摸索,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可梦凭借扎实的民乐演奏功底和良好的音乐艺术修养,最终被全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录取,而该专业每年只招收2名学生。 @中阮可梦 毕业后在清华附小任职教师,后来由于疫情转为线上教学,也是这段时间让可梦产生了新的想法,因为阮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知道的人较少,她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演奏视频上传到网络,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解到这个乐器?就这样,她开始接触自媒体。 2022年@中阮可梦
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OST传媒开启全新的自媒体之路。刚接触自媒体时,其实可梦是不适应的,原因之一便是需要改变原本的“学院派”风格,与传统行业不同,以往只是钻研学术理论,专业性极强,而短视频、直播是新鲜的,需要符合流行趋势,这便需要@中阮可梦
及时调整,从一开始专注讲乐理知识,缺乏趣味性的自媒体风格,@中阮可梦 渐渐地过渡到将阮演奏与流行音乐结合,利用流行趋势打造活泼风格。 在长达一年的自媒体工作之后,@中阮可梦 也发现变化出现在生活每一处。 首先自己的心态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跳出了舒适圈,不止是停留在传授学术知识层面,也接受了抖音流行的玩法,她明白只有这样才能贴合大众喜好,变得喜闻乐见,从而让更多人对阮产生兴趣。 其次是以前并不理解她投身自媒体行业的师门、同学、朋友看见她的直播成果后,纷纷一改态度开始正视这个行业,他们发现自媒体何尝不是拓宽市场的途径。 最后是观众,在@中阮可梦
的短视频和直播的浸润下许多观众开始主动学习乐器知识,甚至在直播间主动当起“义务科普小专员”主动向新来直播间的观众科普乐理知识,可梦笑着说:“他们是自发组织地帮我去查资料,把我的乐器简介做很多个版本,比如说有人问,咔咔咔,就是完全介绍出来,甚至我都觉得他们很专业,有的粉丝讲的那些历史的东西其实我都不知道,都是他们自己去私下去看,去查。”加上@中阮可梦
的动听、灵动的演奏,愈发多的人开始对阮产生兴趣,有人主动询问@中阮可梦
相关的乐理知识,有人买好阮琴准备上课,还有人为了学习阮琴知识奔赴上千公里去北京寻名师学习。 通过短视频、直播@中阮可梦
聚集了一波志同道合的粉丝们,她的直播间在线人数一直维持在70-80人左右,在同类赛道名列前茅。但她也看到稳定背后的一些问题,她发现每天直播间的曝光次数达几十万但进直播间的人数仅几千人,综合分析后她发现,问题出在短视频上,之前的短视频走古风颜艺风格,吸引的是偏爱古风妆造、颜艺等内容的年轻群体,而她直播间则是展示音乐,吸引的粉丝从90后到70后都有,年龄跨度大且都是对音乐感兴趣的粉丝,这种差异最终导致直播间推流不够精准。调整后,@中阮可梦
利用古风加阮琴演奏的方式吸引粉丝,涨粉速度远超之前。 @中阮可梦 表示直播行业需要放平心态,把直播当做普通工作对待,不能在直播中迷失自己,因此可梦在直播之余会坚持线下教学,保持初心,坚持传播阮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这种中华民族自有的传统民族乐器。与阮结缘
契机
改变
前进
国风达人 @中阮可梦:用直播让人们重新爱上“阮”
发布时间:2023-04-27 10:41:54
2023-04-27 10:41:54
阅读量:3323
作者:OST传媒
相关推荐
-
优秀达人专访 | 谢潇羽:从青春泪水到追梦光芒,一个男孩的真心旅程2025-04-30 18:18:50 OST传媒
-
美妆达人 @就叫颜如玉:我真的就叫颜如玉
在OST传媒,有一位美妆达人,名字碰巧就叫颜如玉。“书中自有颜如玉。”是颜如玉名字的由来。每次别人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她回答:颜如玉。别人又追问:我是说你的真名。她回答:我真名就叫颜如玉。
2022-08-17 15:30:53 OST传媒 -
一周热点丨OST传媒5月14日——5月17日爆款短视频赏析
本周爆款短视频新鲜出炉!这些短视频都拥有较高的点赞量,拥有如此高曝光的秘诀是什么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2021-05-24 11:33:31 OST传媒 -
一周主播 | 达子哥哥:直播多年依然保持初心
本期介绍的是OST传媒旗下主播——达子哥哥,他接触直播行业已有五年,一直保持初心,从默默无闻到被众人肯定。
2020-12-01 18:58:49 OST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