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人日报和OST传媒“文化主播”一道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发布时间:2023-01-13 15:31:56 2023-01-13 15:31:56 阅读量:1427 作者:四川工人日报

“以下为四川工人日报原文↓”

编者按:

这是一群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网络主播,也是一群满怀赤诚、充满热爱的追梦人。他们用音乐、舞蹈、服饰、场景展现传统文化之魅力,传递国风之美,让更多人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迷人光彩。本报策划“走近文化主播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特别报道,选择7位拥有精湛才艺的网络主播,循着其成长足迹,走近他们的工作生活,讲述他们如何通过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步步成为让众多网友熟知并喜爱的主播的动人故事。

古风音乐达人郭梦佳:是民乐老师,也是短视频主播

四川工人日报和OST传媒“文化主播”一道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第1张


实习记者 曹童童

作为一名“90后”的郭梦佳,在抖音上已经有超过5万的粉丝了,她的账号名叫做“中阮可梦”。记者看到,她的短视频中有两个元素必不可缺,一个是乐器阮,一个是汉服,正如她对自己的定位:“一个爱音乐、喜欢国风的孩子。”

记者了解到,郭梦佳9岁时便开始接触民乐,最初学习的传统乐器并非阮,而是古筝,并且达到了古筝业余十级的演奏水平。“在一次古筝比赛中我拿了两个奖,评委老师觉得我比较有天赋,询问我有没有求学深造的意愿。 ”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郭梦佳凭借扎实的民乐演奏功底和良好的音乐艺术修养,升学时被中央音乐学院阮专业徐阳教授一眼相中收入门下,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正式师从徐阳学习阮的演奏,从此与阮结缘,走上了民乐专业的艺术之路。

“最开始接触阮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跟着学校有基础的同学一起上大班课,没有人会告诉我第一步怎么去做,所以学起来很吃力。但就是靠着一点点的努力,不断探索更多的机会去学习,也就坚持下来了。”郭梦佳回忆道。

在附中就读期间,郭梦佳加入了以弹拨乐为特色的“阮族”室内乐团。2011年,郭梦佳如愿考上国内顶尖的音乐高等学府---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阮专业,同年加入中国青年民族管弦乐团,随后又加入了以拉弦、弹拨和打击乐为综合特色的“圣风”组合室内乐团,多次随团赴奥地利、斯洛伐克等国参加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2016年3月,本科毕业不久的郭梦佳开始在清华附小金帆民乐团担任阮声部的指导老师。

对于教学,郭梦佳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音乐学院的教学和普及教育的教学是不同的。大多数家长并没有说, 因为让孩子学阮就直接走上专业音乐这条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更多地以孩子兴趣为主、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孩子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更轻松地学习这门乐器。如果达到了可以走专业路线的水平,我们也会推荐孩子往这样的方向发展。这样来说, 孩子们就是一层一层往上走的,不会觉得很吃力,对孩子、对家长来说都会轻松一点。”

之前因疫情原因,郭梦佳在一段时间内主要进行着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激发了我很多想法,因为阮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知道的人还比较少,我就想着,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演奏视频上传到网络,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解到这个乐器?”就这样,她开始接触自媒体,着手制作一些短视频发布在网络上。

2022年,在北京待了13年的郭梦佳来到了成都,进入了OST传媒公司。 谈及来到成都的原因,郭梦佳笑着说,“我喜欢成都的生活节奏,而且这边好吃的有好多呢。”

“因为教学有很多年了, 我想去尝试更多的可能,目前也在学习写歌,虽然确实很难,但是就是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向。”郭梦佳表示,“我现在主要是两方面工作,一是自媒体,另一个就是教学,我很热爱教学工作,一直没有断过。”

除了发布短视频作品,郭梦佳还要负责账号的日常直播工作。“很多成年人工作比较忙、压力比较大,便会来直播间放松,这就让更多人接触到了这样一种传统乐器;很多之前接触过阮但没有坚持下来的学生,看到我演奏后,也重新拿起阮开始学习。”

“我觉得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谈及2023年的新年愿望, 郭梦佳表示,新的一年希望粉丝破10万,也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向大家分享我的音乐。

川剧传承人吴菁菁:源于热爱,贵在坚持

四川工人日报和OST传媒“文化主播”一道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第2张


记者 万天月

用一嗓子地道的川剧唱腔,演绎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歌曲《成都》。1月4日下午4时,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青年川剧演员吴菁菁的网络直播如约而至。应粉丝邀请,吴菁菁即兴演唱了一段川剧版《成都》,为在他乡打拼的人加油鼓劲,送上来自家乡人的新年祝福。

戏剧的传承不仅需要年轻演员和创新,也需要年轻观众。去年6月,吴菁菁开始在抖音平台发布短视频,进行网络直播。240余场直播,90多条短视频,半年时间,从最初的249个粉丝,到现在关注者即将突破10万,吴菁菁凭着扎实的表演功底和火辣、直爽的川妹子性格,在网络直播平台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外婆经常打麻将的地方旁边正好是一个戏园,从小耳濡目染,希望自己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站在台上为大家表演。”8岁学习川剧,每天5点不到就起床练习基本功;18岁开始独自外出闯荡,从绵阳,到成都、上海,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她用全部热爱投身川剧艺术,川剧也让她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点进吴菁菁的直播间,观众的嘴角总会不由自主地上扬,这位“90后”川剧传承人除了拥有深厚的川剧功底,直爽、豪迈的性格也为她“圈粉”无数。吴菁菁透露,大部分地方戏剧类主播,开唱之后直播间里的观看人数通常在几百左右;而自己的直播之所以能“叫好又叫座”,除了用于直播的主账号“川剧传承人---吴菁菁”,还要得益于她在平台上的另一个日常分享号“吴怼怼的日常生活”。

“很多人都喜欢听咱们四川的散打评书,我也经常会在日常分享号上用四川话跟大家唠嗑,分享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有的时候也会即兴演唱网友们想听的歌曲或者川剧片段。活跃气氛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愿意点进来看我直播,开始喜欢川剧,爱上听戏。”

除了进行网络直播,吴菁菁还会在线下教授学生,外出交流表演,时间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每天直播,不曾间断。“只要能唱我都会唱,有时候嗓子状态实在不好,也会上线和大家一起聊天讲川剧。遇到网友普遍反映听不懂的唱段,会再用普通话为他们讲一遍。”

川剧、京剧、越剧、豫剧等戏曲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吴菁菁并不想把它们称作“遗产”,“地方戏更需要年轻人来关注和传承,戏曲应该是生生不息的”。

去年以来,吴菁菁陆续在QQ、网易、酷狗等音乐平台上传了自己演唱的川剧片段,包括《人间好》《秋江》等经典剧目,也有像《花开半夏》《南柯梦》这样的戏腔元素古风歌曲。“现在你上网去搜,会发现大部分都是越剧、黄梅戏这类的配乐,和川剧有关的音乐伴奏实在太少,想要大家了解、喜欢川剧,首先得让它被更多人听到。”

围绕传承和弘扬川剧文化,吴菁菁巧思连连,创意不断。她告诉记者,2023年,自己还有很多新的计划和安排:希望能策划拍摄一部以川剧为主题,同时融合当前流行元素的MV;穿上特别定制的四川元素“战袍”,以持证街头艺人的身份前往春熙路、合江亭等点位为大家表演川剧变脸;在成都建立一个自己的川剧工作室,开展川剧教学、戏剧进校园等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不断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戏曲就像一颗种子,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养分和关注,它就能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让所有人为之眼前一亮!”谈及未来川剧艺术的发展,吴菁菁充满了信心。

中国舞舞者亦朵朵:双向奔赴,不负热爱

四川工人日报和OST传媒“文化主播”一道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第3张


记者 雷琰

白皙的皮肤,纤细的身段,水灵大眼睛……眼前的这位成都OST主播亦朵朵带着俏皮和可爱。视频中的她风格多变,或是神秘的苗疆少女,或是洒脱的江湖侠女,或是柔情的唐宫仕女。她始终用舞蹈诠释着角色性格,用舞姿传递出文化韵味。

1月3日,记者采访到亦朵朵,头一天正好是她开播100天的庆祝会。为此,她为粉丝们准备了一段预告视频,讲述了她对舞蹈的坚持,同时也感谢粉丝的喜爱。舞龄15年的亦朵朵,擅长民族舞、古典舞,曾获得过荷花奖群舞金奖以及成都市青羊区艺术节舞蹈组一等奖。“虽然我现在还是直播圈里的新人,但有来自6万粉丝的关注和支持,这让我信心倍增。我会以更好的状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带来更多优质作品。”亦朵朵温柔的话语中,透露着开心。

在正式进入直播行业前,亦朵朵的经历也颇为曲折。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舞蹈专业毕业后的她,在成都担任了一年的小学音乐教师。带着年轻人的闯劲儿,她辞职参加了多场选秀,凭借姣好的容貌和出色的才艺,入选并签约。但是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经历过一些无可奈何后,亦朵朵回到了家乡成都。“在外这几年,确实很想家。特别是在心情沮丧的时候,更想有家人的陪伴。所以,我下决心回来了。”有过短暂直播经验的亦朵朵在朋友鼓励下,来到成都OST传媒公司。“经过愉快的交流后,公司和我很快地签约,于是开启了我正式的主播工作。”经过公司的定位和打造后,亦朵朵成为一名传统文化板块的主播,在直播间展示古典舞蹈、民族舞蹈的动作,再现传统美的魅力。

每次开播前两小时,亦朵朵总会从服装到妆容、舞蹈到歌曲进行精心地准备。“我会根据粉丝的需求和直播间的特点,对歌曲和舞蹈进行挑选,再通过妆造和服装的搭配,力求在直播中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直播间在线人数从零星十多人到最多两万多人,见证了亦朵朵的进步。“其实,刚开始看到在线观看人数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时,心里还是会有点沮丧。但既然选择这条路,我就会坚持走下去。”于是,亦朵朵在每一次下播后,会进行复盘总结。和公司同事一起发现问题点,找到解决办法,学习头部主播的经验和方法。

除此之外,让亦朵朵备受鼓舞的便是来自粉丝的支持。“有一位老粉,从我直播开始他就会在线观看,一直从头跟到尾。”亦朵朵告诉记者,刚开直播那会儿,由于自己嘴笨不会找话题,和大家交流也少,人气就不太理想。很多时候,直播间里的她总是在独自起舞。“这位粉丝会从观众的角度直接点出我存在的问题,哪句话说得不好,或者是应该换个方式说之类的。”在粉丝的指点下,亦朵朵说话方式有了明显的改进。“现在,连周围朋友都说曾经高冷不爱社交的我有了亲和力,情商变高了,人也开朗了许多。”在亦朵朵看来,通过直播平台发扬传统舞蹈的同时,还治愈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实现双向奔赴过程中,谢谢大家能够喜欢我。”

下播后的亦朵朵和其他年轻女孩儿一样,喜欢美食、电影和旅游。“休假的时候,我就想去有山有海的地方,将一路上尝到的好吃的、看到的好玩的分享给粉丝朋友们。”亦朵朵认真地说道,“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无论在哪里,我都会带着这份坚持,把传统舞蹈发扬光大,不负热爱。”

民族器乐主播郭心蕊:以直播为舞台传文化诉琴心

四川工人日报和OST传媒“文化主播”一道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第4张


实习记者 张宸菱

1月8日,账号名为“筝琴心”的网络直播间,再度传出了袅袅琴音。《新编十面埋伏》《象王行》《星月落》……一曲曲经典的古筝曲目,从身着一袭古装的女孩指下倾泻流出。“好听好听。”“传统文化太美了!”直播间里,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如痴如醉。

“筝琴心”本名郭心蕊,是南充市音乐家协会的会员,也是一名民族器乐主播。“筝琴心”这个账号名既出自她的名字,也蕴含着她心中对古筝的热爱。从初一开始学习古筝,大学就读于古筝专业,亦有过几年古筝老师的经历,转眼已与古筝相伴十余载,对郭心蕊来说,古筝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郭心蕊的直播间,她会每两天为粉丝更换曲单,也会应粉丝要求,即兴用古筝弹奏出脍炙人口的流行曲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丰厚的曲库、精湛的表演背后,是她曾经每天八小时的练琴、每年百余次大大小小演出的磨砺。“我其实特别喜欢舞台。”郭心蕊说,“在一场精彩的表演结束的那一刻,心中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让我觉得这份努力是值得的。”

成为一名网络主播,很大程度也出自这个原因。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如火如荼,2022年春节,郭心蕊在观看别人直播的同时,一个想法在心中渐渐成型:自己也可以通过直播进行古筝表演,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爱上民族器乐。“可能我的性格里就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着吧,”郭心蕊笑着说,“我是有什么想法就一定会去执行的人。”于是,在与OST传媒的经纪人沟通之后,2022年3月,凭借着一个手机、一台古筝、两盏灯,她开启了自己的网络主播生涯。

但万事开头难,第一场直播,她弹奏了近三个小时,直播间却一直无人问津。以前参加演出,台下总有上百名观众聆听,面对这样的心理落差,郭心蕊安慰自己,“没有人来,就当自己练琴吧。”她仍然认真做好造型,排好每天演奏的曲目,一首接一首弹琴,一场场直播下去。郭心蕊清楚记得,在直播第十天,终于有一位观众进入了直播间,认真听完了一曲《水手》,从此成为了她的第一位粉丝。他告诉郭心蕊,自己的母亲重病在床,他的悲伤和压力在听到这首曲子时得到了短暂的释放。

渐渐地,从郭心蕊的古筝曲中感悟到国乐之美,选择留下的观众越来越多。在常来直播间的人中,还有一位女孩让她印象深刻。在一天直播时,郭心蕊弹奏了一曲唯美婉转的《女人花》,深深打动了这位女孩。从那以后,但凡直播开启,郭心蕊总能看见她。她们渐渐熟悉起来,通过直播间成为互相陪伴的朋友,这时,郭心蕊才知道,原来女孩有着比较严重的身体障碍,在偶然下听到那首古筝曲让她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也感受到曲中抚慰人心的力量,从此燃起了对古筝的热爱。

“直播间对我来说,是一个双向治愈,收获成长的地方。”看到逐渐累积的粉丝朋友,越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义,郭心蕊对自己直播的要求更高,要在琴曲旋律间做好情感的倾诉,要给大家讲好经典曲目背后的故事,让传统文化通过直播走进更多人心中。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句话成为了郭心蕊的座右铭,“坚持”是她给自己2023年定的小目标。“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勇往直前地走下去,我相信只要认真去做,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国风变装达人”朱铁雄:23 条视频圈粉超千万

四川工人日报和OST传媒“文化主播”一道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第5张


记者 向晓文

“2023年新年伊始,我有一个小目标,力求粉丝2000万+。”1月5日,在OST新媒体产业园里,短视频达人朱铁雄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百倍地说。

如今,朱铁雄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国风变装第一人”,他的变装特效堪比好莱坞大片。他以“国风+变装”强势出圈,仅发布23条视频,便揽粉1500万+,每次发布新视频,粉丝量都以10000/分钟的速度上涨,所有短视频播放量均在一亿左右。

被誉为“国风变装第一人”的朱铁雄是何许人也?

朱铁雄告诉记者,他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这里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从小他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朱铁雄曾就读于山东大学,大学期间到威海电视台实习,学习了小视频制作、剪辑、特效等,也拍摄了不少小视频。突然有一天,他的大学同学看到其拍摄的视频,认为其很有潜力。“让我没想到的是,上传的第一条视频就获得了几千个赞。”朱铁雄回忆说,后来就将所拍摄的视频在“朱铁雄快乐屋”里专研剪辑。

记得2019年冬天,孔子学院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邀请朱铁雄拍摄一个有关京剧变装的视频。接下任务后,他思索再三,将京剧服装与变装相结合,实现“无缝变装”,这独特的手法赢得了多方称赞,并获得几十万个点赞。

“传统和现代的碰撞,英雄与侠义的化身。”看过朱铁雄变装视频的网友惊叹道,朱铁雄的视频不仅华丽好看,还能给观众带来振奋人心的激情。虽然他一个月只发几条视频,但每条视频的点赞量多数高达百万,粉丝很快超千万。

2021年初,朱铁雄重新注册了“朱铁雄”这个账号,继续创作更多更优的变装视频。2022年3月,朱铁雄先后两次到成都考察,从北京来到了成都OST新媒体产业园,开始了新的创作。

“在这里,有了公司支持和团队的力量,之前有许多不敢想的,而在这里,让我真正实现了更多梦想。”朱铁雄告诉记者,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开初,他有了一个“水下变装”的想法,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想法,得到了公司鼎力支持。虽然困难重重,但视频最终拍摄成功:视频演绎传统的孝道,两分多钟的视频,刻画了一个充满孝心的年轻人和一位望孙成材的老人。高潮一如既往地出现在最后,朱铁雄在水下变出炫酷斑斓的国风装,催人泪下,过目难忘。

朱铁雄火了,网友们称他能将国风变装做到天花板。但朱铁雄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迎着朝阳,向着目标,阔步前进。“我要保持劲头,近期目标是粉丝上2000万。”“加强与团队合作,从内容、形式上下功夫,创作出眼前一亮的东西,以短视频传播的方式,使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朱铁雄说。

古风舞者珞梵:跳出中华文化的气韵

四川工人日报和OST传媒“文化主播”一道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第6张


实习记者 黄瑞

他一袭白素罗衣,在月华下轻舞,飘飘如回雪,袅袅如飞仙;他玉袖生风,手中的羽扇如丝弦,转、甩、开、合,行云流水,形舒意广。这是抖音账号“珞梵哥哥”的视频内容,蔡旋正是视频中的这位翩翩舞者。

蔡旋是一个地道的东北人,由于家庭缘故,很早便踏入社会,当过化妆师、服务员,摆过地摊。19岁那年,他在吉林艺术学院旁摆地摊卖袜子时,常和学生们聊天,听着他们说起充实美好的练舞时光,看着他们青春朝气的脸庞,蔡旋埋藏心底的舞蹈梦彻底被点燃了,他决定报考艺术学院。

“19岁才开始学舞蹈,算比较晚了。”为了弥补自身短板,蔡旋白天学舞,晚上习文。经过整整四个月的魔鬼训练,他的身姿从四肢僵硬变得柔美轻盈,最终他如愿考上了吉林艺术学院。选专业时,蔡旋很想学习古典舞,但古典舞需要多年的基础功才能学有所获。综合考虑之下,蔡旋选择了学校最具民族特色的舞种---东北秧歌。

为了赶上同学的进度,蔡旋整日在舞蹈室中练习,练走步、转手绢。虽然20岁才开启自己的舞蹈人生,但因为勤学苦练,他22岁便获得了享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美誉的桃李杯银奖,24岁一举摘得桃李杯金奖。之后蔡旋一鼓作气考上北京舞蹈学院进修研究生,研修舞蹈学,“希望能够加强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艺术文化内涵。”

2018年的一天,蔡旋和朋友在长春南湖公园散步,发现一群阿姨正在湖边跳东北秧歌《大粮仓》,于是驻足观看许久。队伍里的一位阿姨看他很感兴趣,便邀请他一同跳舞。“他就是学秧歌舞的,他可是专业的。”蔡旋的朋友笑着说。一曲舞尽,阿姨们对蔡旋的灵动舞姿啧啧称赞,他又即兴教阿姨们跳了好几曲。

为了答谢蔡旋,阿姨们热情地请他吃饭。一位阿姨无意中说:“你可以当我们的老师,有空的时候来指导我们跳舞呀!”看着这些和蔼可亲的阿姨,蔡旋内心感到一种温暖,加上教她们跳舞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每天清晨在南湖公园都有这样一幕:一位年轻人带着一群阿姨翩翩起舞。围观者把这一幕拍成短视频发布于网络,引发了关注。随后蔡旋创建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开启了网红之路。2020年6月,蔡旋应OST传媒公司的邀约,来到成都发展。

来到成都,蔡旋尽情投入到古风舞的创作演绎中,自学了剑舞、水袖舞、扇子舞等古典舞,完成了大学时未能选修古典舞的遗憾。蔡旋的原创古风舞蹈全是即兴编排,他认为,跳舞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舞者,舞蹈动作来源于自己对生命和音乐的思考,有感而发;另一种叫舞蹈演员,只负责表演规定好的舞蹈动作。而蔡旋把自己当作一名舞者。他原创的《万疆》的舞蹈视频,抒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播放量达上千万;独创的扇子舞,融合了古典舞与东北秧歌的精华,更加灵动生风,缥缈婉转。

蔡旋被粉丝称作“月亮”---尽管没有太阳那般闪耀,也有皎洁的光芒,给他们带来温柔的力量。“新的一年,希望能够为粉丝带来更多优质的作品,在古风舞中融入更多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家在欣赏舞蹈的同时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蔡旋心里充满期待地说。

郑德朝:模仿“齐天大圣”传播西游文化

四川工人日报和OST传媒“文化主播”一道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第7张


记者 张杨

手里的金箍棒挥洒自如,忽闪忽闪的眼睛灵动十足.……作为一位《西游记》爱好者,在抖音直播间里,他用直播和拍短视频的方式模仿孙悟空,带观众回味经典,传承西游文化,他就是来自成都MCN机构OST娱乐的“猴哥”---郑德朝。

郑德朝现坐拥百万粉丝,可他的直播起步走得却十分艰难。早年间,郑德朝在浙江当工人,无意间了解到娱乐直播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小我就是个热爱歌唱的孩子,逢年过节,表演节目,我总是冲在前面,用邻居家会破音的音响唱歌;在家干活,我也会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从小的爱好,让郑德朝萌生了当娱乐主播的念头。

想当主播得有自己的设备,“那时候的直播还需要用电脑才行。”郑德朝说,于是他花光一年积蓄买了台电脑,并通过主播考核。在简陋的出租屋里,郑德朝的直播开始了。“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直播到深夜,几个月下来直播间始终没有人,有时候一场直播只赚几毛钱。”郑德朝回忆道,现实与理想不断拉扯着他,他有了想放弃的念头。

一天,直播间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他云南的朋友,朋友看他直播,并刷了礼物。这个小小的举动,把郑德朝拉回到逐梦的路上。“朋友的礼物鼓励了我,此后,我坚持白天上班,晚上直播,咬牙坚持了两年多,直播终于有了起色。”郑德朝说。

经过不懈的磨砺,郑德朝的直播人气终于见涨,他每天乐此不疲地唱歌,模仿各种口技,才艺技能越来越娴熟。某天,他无意间模仿了一句:“烦死了!”粉丝们说:“这句话可真像孙悟空说的。你会不会模仿孙悟空啊?”正是这句话启发了郑德朝,“电视里的齐天大圣就是我心中的偶像,经得起磨难,有着通天本事、桀骜不屈的性格。”自此,郑德朝心里萌生了模仿孙悟空的想法。他上网淘了几十块钱的服装,穿上就开始直播,惟妙惟肖的声音和眼神,让模仿秀的直播效果出奇地好。因此,孙悟空的模仿秀由此登场,“猴哥”郑德朝也从一位唱歌主播变身模仿秀主播。

无论直播还是短视频,郑德朝所模仿的孙悟空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和经典的孙悟空形象如出一辙。除了自身的声音条件,他在各处细节上力求还原电视剧中的齐天大圣。忽闪忽闪的眼神、流畅的舞棍等都是仔细打磨过的。为了抓准这些细节,他曾在直播人气旺盛的时候停播,自己琢磨模仿的细节,雕琢出最生动的孙悟空。

郑德朝了解到86版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是章氏猴戏的第四代传人,于是他便四处打听哪里能学到这正宗的猴戏。多番寻找后,他找到一个位于山东的培训基地,于是他停掉人气直播间,第二天便直奔当地并学习好几个月。

2020年,郑德朝带着精湛的模仿技艺来到抖音平台,开启自己的抖音账号@猴哥(模仿秀),3年时间里账号积累了150多万粉丝,也创下直播单场流量曝光上百万、在线人数上万的直播成绩。

郑德朝的运营负责人赵芊芊表示:“每场直播下来,猴哥都会复盘自己的表现,有时候直播长达十多个小时,他也从不说一句‘辛苦’。”多年的直播经验让猴哥明白网络日新月异,不断给受众新东西才能刺激他们。

曾经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工厂小伙,用直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直播、拍短视频是我的追求。新的一年,我将尝试把《西游记》的经典场景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继续给观众演绎独有的西游经典。”郑德朝说。


相关推荐